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

主题:房价统计"不真实"? 新华社称保障房拉低整体房价

发表于2011-07-04
综合新华社7月2日电“统计数据说房价下降了,可人们感觉没那么明显。”新华社记者近期在京沪等地楼市采访时发现,市场感受和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差异。
发表于2011-07-04
原因是保障房被纳入新建住房或新建普通住房的统计范畴,并对整体房价的下降贡献良多。
发表于2011-07-04
不过,业内人士指出,与房价的涨跌相比,住房“可支付需求”的满足日显重要
发表于2011-07-04
应加快保障房与商品房在土地供应、融资渠道、价格统计等多方面的“双轨制”改革,切实推进保障房建设,不断优化楼市调控措施。
发表于2011-07-04
“统计上的房价下降”

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显示,今年1-5月北京市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为14127元/平方米,比去年下降4.8%,房价“稳中有降”态势明显。
发表于2011-07-04
不过,市场的感受似乎有所不同。北京一些房产中介告诉新华社记者,目前通州区域房价出现了一定降幅,但其他区域房价基本处于平稳状态。其他城市也有中介、购房者持类似观点。
发表于2011-07-04
造成这种感受差异的一个因素,是楼市成交结构的悄然变化,所谓“房价”已是今昔有别
发表于2011-07-04
比如,北京“新建普通住房”均价的下跌,与调控政策生效有关,也与保障房的“拉低作用”密不可分。
发表于2011-07-04
据介绍,新建普通住房是指容积率1.0以上、单套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房,也包括经济适用房、限价商品房、定向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
发表于2011-07-04
北京今年1-5月成交的3万套普通住房中,保障房占近1/5,其价格大都在5000-8000元/平方米之间。
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